2011年4月11日 星期一

陳元:國開行擬來台設點


工商時報【記者賀靜萍、彭禎伶、康彰榮/北京報導】



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陳元昨(7)日表示, 國開行正在積極考慮赴台設立機構,同時進入台灣二級市場發行人民幣債券。

此外,國開行正積極尋求與台資金融機構合作,除了進行人民幣結算、買賣之外,還希望能夠共同承作中小企業及大型企業的聯貸,對與兩岸相關的重大基礎項目提供貸款支持,以利台資企業在「十二五規劃」啟動後,進入大陸內需市場。

2008年12月16日由政策性銀行轉制為中長期投融資銀行的國家開發銀行,其董事長陳元昨天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接受本報專訪及媒體聯訪時,首度明確表示國開行可望赴台設立辦事處,同時要以中國第二大發債機構,來台發行人民幣債券。

以下是陳元接受專訪及聯訪的內容:

問:國開行目前及未來對台資企業融資政策?

答:2005年9月,國開行自告奮勇協助台商,與國台辦簽署了支持大陸台資企業的「開發性金融合作協議」,確定5年內向在大陸投資的台資企業提供300億元人民幣(下同)貸款額度,到2009年已提前完成;2008年12月在第四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國開行承諾追加300億元人民幣融資額度,截至今年10月,國開行已累計向500多個台資專案發放貸款423億元,貸款餘額122億元。

在第二批完成之後,將進一步對台資企業進行融資的優惠。未來會運用多種形式的融資服務,如流動資金、重組貸款、貿易融資支持等,向台商投資園區、轉型升級的台商技術改造和產業配套項目提供園區基礎設施貸款、產業貸款和供應鏈融資產品等。此外,國開行還將積極與台資企業合作,共同開發境外銀團貸款項目。

在兩岸簽署ECFA之後,目前,兩岸金融合作機制框架初步形成,國開行首先會考慮支援大型基礎建設。台灣金融業的優勢在於國際化程度較高,金融技術和管理經驗豐富;大陸金融業的優勢在於資產規模大,市場空間廣闊。國開行將加強與台灣金融業的交流,構建資訊交流平台和中小企業融資體系,共同解決大陸台資企業融資難題;推動兩岸金融機構相互參股並加強投資方面的合作,實現優勢互補 此外,國開行願意發揮資金的引領、引導作用,通過兩岸銀行業的銀團合作,支援新興產業合作發展,以創新的金融服務手段推進兩岸產業對接,增強兩岸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未來,海峽西岸經濟區將成為最大的受益地區,將獲得更多實質性的政策支持,迎來資金、物流和人才增長的高峰期。兩岸金融業要抓住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契機,大力推動閩台金融合作,建設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促進經濟、金融的互利互融。

國開行業務覆蓋70多個國家和地區,外匯貸款餘額近1,300億美元,是大陸最大的外匯貸款和對外投融資合作銀行。我們希望在國際業務方面與台灣金融界和企業界開展深入合作。

問:兩岸明年就要執行ECFA,是否有赴台設立辦事處的想法?

答:雖未進入實質運作,但愈來愈多的聲音認為國開行要赴台設立機構。今年9月的赴台之行,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我們重點考察了台灣的金融和高科技企業,與業內人士進行了廣泛接觸。

在「十二五規劃」開年之際,台灣金融機構和企業首先應當充分認識中國大陸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的宏觀背景,了解區域和產業調整政策與趨勢,發揮自身優勢,拓展業務。

針對區域經濟結構的不同特點,在東部發達地區,台灣金融企業可以針對擴大內需的要求,深入挖掘消費金融的潛力;在中西部地區,抓住西部加快城市化建設和沿海加工製造業向內地轉移的有利時機,台資企業可以參與基礎設施和重大工程建設,台灣金融企業可以在支援產業發展方面發揮優勢。國開行高度重視台資企業的融資問題,我們也在積極與台灣金融同業探討合作,致力於打通大陸台資企業與其母公司的信用鏈結。

台灣金融市場化程度高,在消費金融、財富管理、金融產品創新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ECFA的簽署,未來涉及貿易、投資、產業合作、金融合作及建立投資保障機制、經濟合作機制等方面。這些都是兩岸銀行業融資支援的重點領域。

問:在金融危機中,兩岸很多中小企業都遇到了融資困境,ECFA簽署後,兩岸如何通過金融合作創新來解決這一問題?

答:台灣銀行業在支援中小企業方面有很多成功案例,在中小企業信貸管理和風險防範上擁有豐富的經驗。ECFA簽署後,兩岸可以探討共同開發企業聯合徵信系統,建立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等,以促進信用、資訊交流,為兩地銀行提高業務效率和降低風險提供基礎支援,更好解決兩岸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台灣聯合徵信制度建立已久,發展較為完善,大陸方面可積極借鑒其制度建設和技術開發經驗。

問:國開行今年10月第3次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一旦開放,國開行是否有計劃在台發行人民幣債券?

答:截至目前,國開行累計在港發行130億元人民幣債券,是目前香港人民幣債券市場最大發行主體之一。國開行積極推動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建設。2007年,國開行作為首家赴港發債的內地金融機構,發行了首支香港人民幣債券50億元,開創了香港人民幣債券市場。2009年,國開行再度赴港發行了30億元香港人民幣債券,成為金融危機後首家在港發債及首家發行香港人民幣SHIBOR浮息債的境內中資機構。

今年,國開行50億元香港人民幣債券發行工作圓滿成功,市場反響熱烈。

未來,國開行希望和台灣在人民幣結算及兌換方面進行合作,這是十分重要的業務,有巨大商機;國開行並希望在台灣二級市場發行人民幣債券,使人民幣債券的範圍擴大。

人民幣結算尋求台資銀行合作

兩岸金融合作解決台企融資難題

文章來源: 中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