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0日 星期四

兩岸加速合作太陽光電、風電-發電機


「二○一○年兩岸可再生能源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後,兩岸各自成立工作小組加速產業合作。工研院副院長曲新生表示,太陽光電和風電首要建立檢測認證,風電要研發5MW大型離岸風機。


發電機


經濟部能源局日前率團參加大陸南京的「二○一○年兩岸可再生能源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共同討論推動兩岸風力發電及太陽光電產業間的合作。

會中由東元電機董事長劉兆凱代表台灣風能協會,與中國風能協會簽署合資意向書,合資成立風電公司,共同設計離岸風機,搶攻龐大的離岸風機市場。

與會的曲新生表示,去年三月和八月兩岸已分別就太陽光電和風電產業合作初步討論,今年更進一步達成協議,雙方認為一年一次會議太慢,因此乾脆成立工作小組,密集對話協調合作,共同發展的速度才快。

工作小組分別由工研院綠能所副所長胡耀祖,與大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副所長王仲穎為負責人。

曲新生指出,太陽光電部分,二○○九年大陸和台灣產製的太陽光電板全球市占百分之五十,今年達百分之六十,明年可達百分之六十五,對產業標準和認證有全球的主導權,因此工研院決定由旗下的量測中心負責檢測認證工作,將來才能共享大陸龐大的太陽能光電市場。

在離岸風機部分,研發減輕重量的五MW(百萬瓦)和八MW大型風機是重點。曲新生說,全球離岸風機尚無如此大容量,未來由工研院機械所協助研發,至於檢測認證工作尚在協調由某個單位負責。

他強調,全球最成熟的陸用風機是二MW,最大型的是二點四MW風機,台灣、大陸和全球其他廠商對離岸風機的研發基礎相差不遠,以目前的基礎,工研院機械所可在三年內研發出離岸用大型風機。

他分析,台灣澎湖離岸一年可用風力約四千小時,大陸最多才二千二百小時,再加上風機運轉後端的重點─智慧化監控系統是台灣的強項,因此合資的風電公司落腳在台灣。

兩岸在這項交流會中也簽署「離岸風力機共同標準制定」、「推動兩岸風力發電機系統製造合資」等六項合作意向書和一項備忘錄;同時兩岸成立風力及太陽光電工作小組,具體推動相關合作計畫,近期內開始運作。

文章來源: 台灣新生報

文章轉載: http://generator.iphone-seo.info/news.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